天府名医
您目前的位置:主页 > 天府名医 > 动态和心得 >

感冒心得

发表时间:2022-12-03 17:00

姓名:胡某  性别:女  年龄:79岁 婚姻状况:已婚 

主诉:间断性恶寒汗出多年,再发半月余。

现病史:每梢感风寒即觉畏寒,夜间汗出,常服一般治感冒药物如清热解毒口服液·感冒通等无效,反复发作,缠绵难愈。半月前因受凉再次出现上述症状,经输青霉素、清开灵注射液等无效。现症;恶寒,低热,夜间汗出,乏力。舌边尖红,舌苔厚腻微黄,脉弦紧,

既往史(药敏史):40年前曾患疟疾

辅助检查:体温37.5c常规:WBC 5.2x109/L,NO.65.LO.35。

辨证分析:风塞袭表证

中医诊断:感冒(太阳少阳合病)

西医诊断:病毒性感冒

治法:和解少阳,解表温里。

方药: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

柴胡15g   黄苓12g   桂枝10g   白芍15g

干姜10g   蝦牡蛎30g 花粉15g   常山15g

茵陈20g  金银花20g  连翘20g   甘草10g

3剂,水煎服

复诊:目前精神尚可,服药平和,畏寒减轻,汗出减少,仍感乏力。舌尖红,苔厚腻微黄,脉弦细。以上方加黄茂30g,白术10g。3剂,水煎服。

心得体会:脾肺气虚,稍感风寒即觉畏寒,夜间汗出,低热,常服一般治感冒药物反复发作,缠绵难愈,伴乏力明显。既往治疗大多为辛凉解表、清热解毒之品,致使太阳之邪内陷,少阳枢机不利,又有内陷太阴之势。《伤寒论》原文提出:“伤寒五六日,已发汗,而复下之,胸胁满,微结,小便不利,渴而不呕,但头汗出,往来寒热,心烦者,此为未解也,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。”历代医家均认为该方是治疗少阳兼水饮的方剂。《伤寒论》中认为少阳为半表半里,是表里传变的枢机,不仅是表证传里的枢机,也是三阳病传入三阴的枢机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赵蓉